感謝你的父母. 生給你一個完整的外表.... 因為你很有福份
如果沒有完整的外表,也要感謝你父母,他們給你一個體驗人生的機會
也給一份感謝,讓上帝造人時不小心出錯的朋友,一份機會和肯定!


小眼女」看盡世態 掙到銀行正職
2006/05/02
【記者邵冰如/專題報導】

車水馬龍的台北林森北路上,一個個時髦的上班女郎來來去去,23歲的陳怡萍走進中華銀行的電梯,她是這裡的辦事員。電梯裡另一個女孩挨著鏡子端詳眼妝完不完美,眼角卻偷偷瞄向怡萍;怡萍低頭捏著手指,很怕別人看她的眼睛,因為她知道自己「很不好看」,再多的眼影和睫毛膏也遮不了她變形扭曲的小眼睛…。


怡萍是天生的小眼症患者,一出生便證實右眼全盲,左眼只有0.06的視力;小眼症患者的雙眼距離較寬,怡萍的雙眼又格外狹長細小,眼尾往上吊,眼眶裡只見一片眼白。


從小到大,怡萍活在朦朧的弱視世界裡,變形的外貌更讓她自卑退縮,高職畢業後,職場現實更考驗這個「小眼女孩」。


求職幼稚園:妳會嚇到小孩


怡萍高職讀的是幼保科,她很喜歡小孩,到幼稚園實習時從未因弱視發生狀況,孩子更沒嫌過「怡萍姐姐」的外型,反而天真問她: 「你的眼睛好奇怪?會痛嗎?」


可是當她畢業後到幼稚園應徵時,每個園長都冷冷打量她:「你這樣…行嗎?」還有園長嫌惡地說: 「這裡的孩子都是人家的寶貝,你會嚇到他們!」


碰壁的怡萍於是到伊甸基金會參加中文電腦輸入職訓班。半年訓練結束,怡萍成績很不錯,就業輔導老師安排她面試許多工作,但是每個面試主管看到她,一句: 「你不適合」,連讓她試一下的機會都不給。


當會計助理 半天拖五次地


那一、兩年,連就業輔員都陪著氣哭了,傷心社會不肯給這個好女孩一個機會。終於,透過就業服務站,一家私人公司雇用她擔任會計助理。


會計助理的生涯才開始幾天,主管丟給她一隻掃把:「辦公室很髒,去掃乾淨!」。怡萍愣了一下,仍默默地把全公司掃了一遍;再過兩天,拖把也扔到她的座位,在主管的挑剔下,她一個下午拖了五遍地板。


接下來的日子,「小眼女孩」兼任公司唯一的清潔工。她的月薪只有基本工資1萬5840元,每天清早上班前要先把60多坪的辦公室掃過、拖過,再清洗全公司的杯子;下午主管泡茶,她也得清潔茶具茶桌;傍晚還得清妥全公司的垃圾,才能下班。她曾囁嚅地低聲抗拒,但主管冷冷看著她: 「有工作給你這樣的人做,表示你還有利用價值啊!」


一分鐘50字 銀行錄取她 「小眼女孩」成了「淚眼女孩」,她天天哭著上班,但仍咬牙苦撐,因為媽媽鼓勵她: 「多忍耐、多磨鍊」,整整做了半年才離職。


之後的日子是不斷的面試、拒絕,她常對著鏡子啜泣: 「為什麼他們只看我的臉?」好幾次她灰心地想放棄專長,改學按摩,「反正弱視和盲人就是註定一輩子做按摩…」


忍辱耕耘的淚水終究沒有白流。去年3月,伊甸安排她到中華銀行,面試的主管看到「小眼女孩」沒說什麼,要她測試中電輸入,結果一分鐘50字,她錄取了,成為中華銀行雇用的第一個弱視辦事員。


剛上班的第一個月,她中文輸入的速度比其他同事慢,出錯率也高;她常常偷哭,氣自己「小眼」、「沒用」,強迫自己每天下班後苦練,直到夜深才回家。


服務滿半年 領到首套制服


去年初冬,人事室正式通知她: 「陳小姐,你已服務滿六個月,要改穿本行制服了。」幾天後,怡萍拿到全新的白襯衫和灰色套裝,她緊緊抱著制服,搭捷運、轉火車回家,一路哽咽。


現在的怡萍,每天一身整齊乾淨的制服去上班,她從不遲到、不請假,中文輸出的出錯率降到最低;同事常鬧她: 「你真的弱視嗎?是不是騙人啊?」


前幾天,銀行通知制服換季,怡萍又領到了夏季制服,主管和同事才驚覺這個「小眼女孩」竟然做滿一年了。她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雀躍,大聲告訴經理: 「我有兩套制服了,我和你們都一樣!」


【記者邵冰如/專題報導】小眼女孩陳怡萍歷經艱辛,終在銀行覓得辦事員工作。伊甸基金會認為,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機會常受限,像怡萍這樣進入金融業當上班族的少之又少。怡萍今天的小小成功,來自她不斷努力,更歸功於她有一位充滿關懷和尊重的主管。


伊甸視障服務發展處主任廖美枝說,身心障礙者就業的最大難題,來自正常人的「懷疑」,總低估他們的能力。於是,身障者去庇護工場代工、視障者到按摩中心去「抓龍」、智障的孩子只能做糕餅。


「小眼女孩」怡萍是特例,她不服輸、不放棄,更在一年前遇到拉她一把的主管─中華銀行消費金融催收中心經理黃文瑞。原來,黃文瑞多年來每月固定捐款支持伊甸,他每次加油、洗車、買彩券時,總會想:「他們真的只能做這些嗎?」


趁著捐款之際,他問伊甸社工:「身心障礙者可能來我們銀行上班嗎?」幾天後社工帶著怡萍到中華銀行,黃文瑞嚇了一跳,他坦承: 「本來以為會來個坐輪椅的,第一眼看到她,我真的懷疑,她的眼睛…行嗎?」


不料這個小眼女孩中文電腦輸入能力和工作企圖心遠超過他預期。黃文瑞於是向人事部門爭取雇用她,因為他在怡萍身上看到一種年輕人少見的認真和敬業。


怡萍剛任職時出錯率偏高,部份同仁也抱怨過,但黃文瑞堅持「態度比能力重要」,拜託大家多給她段適應期。很多次,他看著怡萍躲進茶水間卻紅著眼出來,心裡便想「她會不會哭著送辭呈來?」


怡萍任職已滿一年,黃文瑞忍不住告訴她: 「我本來以為,妳做不滿半年就會走人。」但怡萍讓他看見殘缺身體裡包藏一顆執著勇敢的心。他說,「別以為她很幸運遇到我,其實我從她身上學到更多,我才是最幸運的人。」



【2006/05/01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scar_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