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關懷腦瘤兒童協會101年中區家庭聯誼座談會


計畫緣起:
腦瘤個案在罹病後,除了需要專業的醫療照護資源以外,還需要各項的社會資源協助,以鼓勵及陪伴病童及其家庭共同對抗疾病。在腦瘤個案在面對漫長的治療之路時,如何提升家庭照顧功能,如何協助這類病童適應學校生活等,皆是各項資源介入的焦點。
依「特殊教育法」第3條規定略以,「身心障礙指因生理或心理之障礙,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需求,須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者。」若因腦瘤引起病童有身心障礙之狀況時,腦瘤病童可以享受到其特教資源;惟因腦瘤疾病對每個小孩均有其特殊性,不同的瘤質、不同的壓迫位置,也須併同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手術開刀、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等,均需長達一年以上漫長的治療之路,也常耗費家庭照顧者及病童的精力,如何讓學童面對這些治療過程產生的外觀改變,如化療造成的掉髮現象,或是外貌、肢體或情緒的影響,也往往是病童如何適應學校或社會環境的關鍵。
依「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第8條規定略以,「身體病弱,指罹患慢性疾病,體能虛弱,需要長期療養,以致影響學習者;其鑑定由醫師診斷後認定之。」腦瘤病童若已領取重大傷病卡,且已經有就醫證明需要長期療養者,可依此款申請特殊教育資源。但因城鄉差距及學校資源不一,各個家庭所享受到的資源也不一。協會在今年101年6月30日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共同辦理「特殊生升學管道及相關特教制度說明-學前教育至高中鑑定及其安置」座談會,當中也邀請高雄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主任向南區的家長講解高雄市的特教資源,與會現場獲得很大的迴響。協會規劃在今年10月13日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中區家長辦理,希望就中區資源向家長做個完整的介紹,期待可以有效減短其病童家庭摸索時間的焦慮,並協助腦瘤病童能適應學校生活。
座談會當日,也同時辦理彩繪天空營,邀請病童及手足藉由勞作及拼貼抒發自己的情緒,並把孩子在病症過程中經過的痛苦、努力、壓力藉由色彩傳達內心抽象的意念,宣洩、激盪生命交織的不同心理意境。
活動目的:
(一)邀請特殊教育中心分享並提供癌病家庭升學及相關特教資訊制度說明。
(二)邀請醫護人員就疾病醫療及照護部份進行分享。
(三)連結腦瘤相關家庭交換照護病童的經驗,發揮互助的力量,建立支持系統。
(四)邀請病童及手足藉由繪畫抒發自己的情緒。
主辦單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華民國關懷腦瘤兒童協會
指導單位: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
合作單位:臺中市教育局特殊教育科、臺中市海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
活動日期:中華民國101年10月13日
活動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階梯教室及第14會議室
聯絡窗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工、中華民國關懷腦瘤兒童協會周文潔社工。


報名方式:
(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工室(04)2205-2121轉1463-1470【電話報名】。
(二)中華民國關懷腦瘤兒童協會(02)2822-1206、傳真(02)2822-09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scar_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