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賢人爭罪 愚人爭理


小人歪理多 隱現畜生形


曾以為每件事都需說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稱得上正直清明。後來漸漸知道,其實很多事情發生在一個特定的情形下,是無法在當時說得清楚的;如果一定要想說清楚,本身就是個妄想。


 


《三季人》的故事,據說是與孔子的某位弟子的傳說有關:相傳孔子這位弟子,平日最喜與人爭論,一天他去拜訪孔聖人時,在聖人家門口遇見一個穿著綠色衣褲的小童,小童攔住他問道:聽說你的老師是孔聖人,那你的學問應該挺好的,我現在想請教你一年有幾個季節?能回答,我給你磕頭,回答錯了,你給我磕頭!


 


弟子想了一下說:四季。


童子說:錯了,三季!


弟子就奇怪了:明明是四季,怎麼到你這就三季了?


正當兩人爭論不休之時,孔子出來了


童子對聖人說:聖人,你來評評理!一年到底有幾季!


聖人打量了一下童子:三季。


童子高興的要弟子磕頭,然後走了。


 


弟子不解,遂問師父:師父,您教我們的時候都說是四季,為何今日卻說三季呢?


聖人回答說:你不見那童子不是人嗎,它是一隻蚱蜢變的,蚱蜢一年中只活春、夏、秋,它那裡知道冬這個季節呢,你與它爭論是沒有結果的。


弟子這才恍然大悟,叩拜師父的教誨。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必與他人爭執,每個人的境界不同,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立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如果能夠理解故事的意思,想必就容易理解為何會有“賢人爭罪,愚人爭理”。


 


賢人內求心境,故而能夠在內求中淨化心靈愚人外求事相,故而任是非名利玷污靈魂;爭罪的人,心境越來越平和寧靜;爭理的人,心情越來越鬱悶煩躁;久而久之,爭理的人心煩氣躁,從心生病。而爭罪的人,心境清寧,身心愉悅。


 


“賢人之賢,乃是明白天地之真理,宇宙之真相,知道“善惡有報如影隨行”明白“天地有司過之神”不敢欺暗室無人。


 


聞過而欣,欣則樂於改過,淡泊名利則不為名利所累,明白事實真相不因一人、一時不明而消亡。明白即使受了不白之冤,必有己過在先,當下坦然喜樂接受。


 


而愚人之愚,多為心中無量,為名利所累,如“三季人”本是自己有無知之處,卻偏偏喜與人論高下,顛倒事實,正所謂“任己見昧理真”。


 


如果遇到“三季人”和“爭理之人”,賢者實在是應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總是自己心不清寧才會遭遇這樣的情景考驗。


 


應當如何面應對呢?應以“”為當下第一功夫,《弟子規》說莫揭人短,不道人惡。唯有當下忍了,從內心裡感恩忘怨真正做到“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接下來“退”為轉境的第二要點,俗語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孟母三遷,為換境教子。君子賢者應當常親近大德,效仿親善師友,見賢思齊,《弟子規》云“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賢人爭罪,改過成聖,轉迷為悟,轉苦為樂。君子患無道,而不患清貧;愚人爭理,昧心強求,福轉為禍,樂變為苦。縱然瓔珞滿身,亦難逃愚癡之果。


 


是求清淨智慧,還是要名利衣冠?各有其志,無從勉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scar_Chou 的頭像
    Oscar_Chou

    懷念睿寶貝 Memory for Ray baby

    Oscar_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